Archives for : 年终总结

2024・重启

1

再次见到 Nico,是在元宵节后的第三天,相约在火车东站碰面,去南京。同行的还有 Jimmy。

Jimmy 是 Nico 的前同事,搞了个 AI 项目,拉 Nico 入伙。Nico 又拉上我。因为开发团队在南京,这次去南京主要是大家见见面认识一下。

2022 年中跟 Nico 合伙折腾一个项目,只经历半年光景就宣告失败,我俩各自散去。我依旧回去捣鼓微商店项目,而 Nico,整个 2023,只知道他一直在家撸铁,给我的感觉,他的工作就是撸铁。

时隔一年,到底还是闲不住了。

2

这个 AI 团队人不多,不到十个人,部分全职,部分兼职。全职的也是灵活办公,比如我就是居家办公。

最初的一个月,我以看为主,了解熟悉业务,也没领工资,但内心是鸡血满满的。

真正开始动手干活,是在四月份。也是从这个月开始,时隔五年再次开始领工资,虽然不多,但对于负债累累的我来说,已经算得上是意外之财。

可惜打鸡血的日子并没持续多久,渐渐有一种施展不开手脚的感觉。可能是项目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又或是 AI 这个方向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客户的付费意愿也很低。

3

6 月的一天,Nico 突然跟我说入伙了另一个朋友的公司。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也跟着彷徨起来。这一彷徨,就彷徨了一个暑假。项目的不确定性是一方面,家庭经济压力是一方面。

8 月底,艰难地做了一个让我自己都没想到的决定。给老婆买了辆电瓶车,以后接送两个娃的任务就交给老婆了。生活把我逼得退无可退。

但其实我心里是很不放心老婆接送娃的,直到 9 月底的一阵台风打消了我的顾虑。那天我正在房间里工作,老婆刚出门接大娃,紧接着就是一阵滂沱大雨。最担心的就是电瓶车遇到这种天气,还好大雨只下了十来分钟,也正好是在校门口等放学的那间隙。后面两人安全回来,大娃鞋子裤子湿了,看上去情况也还好。

从那以后,我觉得老婆在接送娃这件事情上超出了我的预期。

4

Nico 一边叫我准备简历的 PPT,一边让我着手调研公司的一个新项目。几个月前公司尝试过这个项目,但是没有落地。

那几天正好是中秋假期,我在家里把这个抖音小程序的页面做了出来。但是静态页只是第一步,真正复杂的是对接抖音的交易。

接下去的几天,持续地给自己打鸡血,磕文档,后端用抖音云,竟真的一个人把链路走通了。

一场实战,胜过一份包装漂亮的简历。

在 9 月的最后三天,我带上被子和背包,在公司附近租了个简约的单间。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当我租好房间,下楼买生活用品回来,走到单元楼的口子上,心里仍然在后悔自己前两年没有在价位好的时候把股票卖掉,以致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

出人意料的是,这念头就像闪电一样,在我跨入单元楼的电梯后突然烟消云散,并且从那以后,至今都没想过这事,就好像刹那间原谅并接纳了失败的自己。时隔多年终于和这件事做了个了结。

失去一样东西,就会得到另一样东西;失去一份经历,就会得到另一份经历。

第二天去公司办入职手续,又想起前些天跟 Nico 说的那句话:“家里都安顿好了,可以放心出去搞事业。”

5

在公司这三个月过得相当充实,晚上基本上都干到九点左右,有时会更晚,有时周六加班。因为就住附近,十来分钟的车程,所以睡眠有保障,比在家里能多睡一小时左右,人的状态也慢慢变好。刚开始那些天,一到下午就犯困,后面状态稳定后很少犯困。

协作密切的两位同事相当 nice,几乎是我职业生涯中合作最愉快的两位同事。前端其航、后端益铭,遇到你们,无比幸运。

这段日子作息也很规律。周一早上到公司,周一到周四 9 点上班 9 点下班,周五晚上回家。从家到公司大约一小时的车程,开车比较累,无法保证好的工作状态,这是我选择在公司附近租房的原因。

租的房间很小,大约只有六七平米。一张床,一张桌,一张椅,一个衣柜,一个床头柜,剩下一个两平米左右的活动空间。每晚回到住处,健身、写日记、处理堆积的提醒,再玩玩手游。渐渐的,又重新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不过,到了周末,我会秒变全职爸爸。公司这一点挺好,周末的时候基本不会收到工作上的信息。现在的我,宁可周末在公司加班,也不想在陪家人的时候因为要时刻惦记工作而分心。正如专心工作的时候,不想因为家里的事而分心一样。

刚入职那会,有一次和老板聊天,我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家是家,公司是公司。老板很好奇,追问我为什么。我说出了这些年居家办公的体会,家不像家,公司不像公司,工作日不像工作日,周末也不像周末。

现在这样真的很幸福,可以专注地工作,专心地陪家人。可能,这是要上了年纪才会有的体会。

6

上面有提到健身,确实很有必要专门花一节文字来记述今年身体发生的变化。

今年第一次感知自己身体发生逆生长式的变化,是在 4 月份体检时,十八年来一直偏高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数值正常了。

在那之后,好现象不断。

拉伤两年的腿接近康复。

生理曲度变直好几年的颈椎,恢复了生理曲度。

最生猛的其实是洗冷水澡。这件事我在年轻的时候都没胆尝试。今年,从 7 月 1 日开始,一直保持到现在,就算是气温零下的日子,也没能动摇我的这个新习惯。

因为洗冷水澡,加速了全身血液的流通,冬天不太会感到冷,手背的血管也不再起疙瘩。

俯卧撑、深蹲、爬楼、压腿、颈椎操、冷水澡,看上去并不需要太过花哨的健身项目,重要的是日复一日的执行,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前几天跟 Neo 还有 Jason 吃饭,听说我可以做 400 个深蹲,Neo 惊叹地表示,将来一定要把“能做 400 个深蹲”这件事写进我简历里。

而我也在思索一个问题,35 岁以后,真的就失去竞争力了吗?

无论这观点是低俗还是高尚,似乎都与我无关,因为我现在只觉得自己重新拥有了一颗 20 几岁的心脏。

7

没什么词比“重启”更能概括我的 2024。

只有失败者才需要重启。重启身体,重启灵魂。

就好像走过了一个轮回,从此有了新的使命:重活一次,活得更好。

在最近这些平静的日子里,我脑海里依旧忘不了 2023 的末日场景。

忘不了贷款逾期被催债机构打爆家人电话,厚着脸皮四处借钱。问老同学,问老同事,问最亲的亲人,甚至问民间借贷,指望还进去后能再借出来,结果还款后非但没能再次从银行贷出来,反被中介坑了一把。

忘不了那几天去幼儿园接二娃放学,看着娃欢快地在小土坡下的几个洞里钻进钻出,欢快地踩着脚踏车向我冲来,而我只能强颜欢笑,然后举头茫然地望着无际的天空。只是,任凭我再怎么望,天还是天,我还是我,愁也依旧是愁,望不见未来,倒是把眼眶给望湿了。

感谢经历的这些苦难,感谢雨过天晴后被洗得湛蓝的天空。没有这些经历,我不可能写出今天这些文字;没有经历这些苦难,即便再给我一笔财富,我仍然不可能珍惜。

感谢 Nico,感谢 Jimmy,感谢 Nascent,感谢你们在我生命中留下这一抹无比珍贵的印记。

2024 日记选

创业

童年

健身

其他

2023

1

昨天看了一篇关于保健品行业的推文,被文末的一句话深深触动:

你放下焦虑的那一刻,你就吃了一个比什么东西都要好的保健品。

2023 我对焦虑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焦虑能帮助我解决问题,那我宁愿时时刻刻都在焦虑。可当我走过令我焦虑到窒息的 2023 之后,回头看时,发现焦虑不仅没能帮我解决问题,还把事情搞得更加糟糕。

这时我才深知,焦虑会让人变得不理性。一个人如果不理性了,他还能很好地去解决问题吗?

生命走到现在,没有比 2023 更让我压抑的年份。这种压抑,基本贯穿了一整年。

2

上半年在做的事情,往大的说,其实只有一件事,就是在线支付功能。这件事包括了申请 EDI 许可证(三个月)、申请电商收付通(两个半月),以及开发上线(两个月)。

单单申请 EDI 和收付通就花了将近半年,中间一次次被驳回,一次次整改,一次次重新提交申请,可以说被驳回到怀疑人生。

煎熬了大半年,当支付功能上线时,我以为可以轻松一点了,没想到更加煎熬的事情还在后面。

3

这事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当时手上有一些股票,不过价值一般,所以没变现,跑去贷款,而且贷了两笔。接下去几个月里股价一路飞涨,人也跟着飘起来,却没想过卖点出来还贷。人性之贪婪,可见一斑。谁能想到,这股票又在之后的一年里持续下跌,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已经跌到一文不值,让我始料不及。

今年 11 月,贷款到期。我是从 10 月份开始筹款,本以为还进去可以再贷出来,但是我天真了。

续贷失败后,又去其他银行尝试,结果全都是一样的结果。也通过朋友的朋友接触了民间借贷,回想起来只有后怕,那个所谓的办公室,我真以为要走不出来了。

这让我突然无比焦虑,不知所措。还贷的钱是好不容易从亲友那里借的(两位挚友以及我的妹妹),只说借一星期,所以我必须在一周内找到钱。

不过,当你急着找钱的时候,钱也会来找你。那几天,接到不少贷款中介的电话和短信。我们的个人信息没有隐私可言,但当你需要的时候,又会庆幸生存在这种环境里。

可是,当我满怀希望走进中介办公室时,我并不知道,我已经掉入了一个深坑里。中介利用我急于还钱给朋友的心理,一步步将我引入深渊。低息和先息后本都是诱饵,最后拿到的,只有高息,只有等额本息。

此时,我只想问自己:你还会庆幸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吗?

闯荡半生,足迹一直缓缓向上,却不料在中年之际会经历这么一次大起大落。无言以对。

4

我就在这样的深度焦虑中走过了 2023,然而焦虑远不止此,接下去无疑还会有更多令我焦虑的事情发生。可是又能怎样呢?就像开头说的:

焦虑不仅没能帮我解决问题,还把事情搞得更加糟糕。焦虑只会让我变得不理性。一个人如果不理性了,他还能很好的去解决问题吗?

此时又想起 Karuna 的话:

Be present Ori. The future is not real. Just now is real.

5

聊以慰藉的是,有了在线支付功能后,下半年的用户留存率和活跃度提升不少。2023 的日活由年初的一两百,一步一脚印地提升至年底的两到三千之间。

20240103

有两个特殊高点。

第一个是尝试朋友圈广告,一小时花了一千块,一个转化注册都没有。

第二个是来了个冒充网红的店铺,虽然几经核实,以为是真的,但仍然上当,还好封店还算及时,没造成资损。从这件事之后,风险意识提升了无数倍。

附:2023 日记选

创业

童年

健身

Karuna

投资

形势

2022

捋完 2022 的日记,有一种过山车的感觉,打了一年鸡血,年底回到原地。

2021 做加油站项目搁浅后,重拾刚开始创业时的第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改过几次名称:

  • 2018年07月13日 改名 “群友之间”
  • 2020年06月30日 认证 “实体小店助手”
  • 2020年07月03日 认证 “微商店助手”

最后定格在“微商店助手”。

这次重拾,我以为会一直做下去,不过还是出了意外,半路杀出个 Nico。一开始是一起优化微商店助手,后面哥们正式从阿里出来后,我们开始做一个新项目:盆友圈助手

Nico 非常激情,起初我还能跟上节奏,放暑假后,我就开始严重拖后腿,内心里我是崩溃的,内疚又无奈。后来哥们实在忍受不了这个开发进度,加入到开发中来

遗憾的是,这个项目似乎从一开始就走进一个艰难的方向,微信一天到晚说我们混淆官方服务。虽然到后面也有几个付费用户,但产品做得并不理想。九月份 Nico 出现一次放弃念头,第二天又坚持了下来,然而仅仅两周后,在“开发缓慢”和“审核受阻”的双重不爽下,Nico 还是放弃了。

我们又回到微商店助手,并尝试收费,我开发,Nico 销售。

可是令我想不到的是,后面在一次讨论时,我不小心说了一句话,伤了哥们的心,导致哥们彻底退出,合伙到此结束。庆幸的是友谊还在,只是单纯觉得合伙搞事不太合适。

这一年,从 Nico 身上学到很多干货,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甚至还有健身知识。有失落,也有感激。

惆怅之余,也还是有意外惊喜,微商店助手前面 3 万用户花了两年零 9 个月,后面 3 万用户只花了一个半月,多次刷新日活新高

一年下来,主要关键词:盆友圈助手、微商店助手、学英语、健身、带娃。

以下是今年的日记选:

创业

学英语

健身

带娃

其他

2021

健身

可能是被日渐隆起的肚子刺激到了,年初的时候,精挑细选了一间离家只有两公里的健身房,办了卡,买了课,和娃一起练。平时我练,周末娃练。

上一次办健身卡还是在 3 年前,只玩了两个月,由于公司搬家,超低价把卡转让了。

现在时间比较稳定。持续一年下来,脂也减了,精神也来了,还收获了一些肌肉。这个冬天明显不像以前那么怕冷。2022 应该还会继续,健身可以作为一项日常。

20210628

除了撸铁,拉伸也是健身的一部分。虽然平均也就一个月拉一到两次,但是效果还是挺不错,如果拉得勤快点,今年应该是能劈下去的。

20211021

我的教练是私教部的头儿,第一印象相当稳重,后面渐渐发现他的教法还挺有意思,尤其是教娃的时候。平时跟他话题也比较多,聊得最多的可能是股票和娃(他也有个娃),偶尔也会聊聊我的创业项目,还有钓鱼养鱼。一年下来,发现自己不仅遇到一位优秀教练,还结交了一位不错的新朋友。

所以,关于健身,挑个好教练和挑个好健身房一样,都很重要。

今年还和娃一起学了游泳。曾经想,一定要找个教练系统地学一下游泳,今年终于实现了。

养鱼

这是今年的新爱好,说起来还有点“顺其自然”。

夏天到了,给娃买了个充气泳池,大约四米长两米宽。结果娃只是头两天进去耍了下,后面就没兴趣了。想想不能就那么空着吧,就买了几条鱼进去。

20210831-1-s

后来发现我的健身教练是一位钓鱼爱好者。有一次他带我和娃去钓鱼,光看车的后备箱,就能看出这是一位骨灰级的爱好者。在那之后,虽然我没有爱上钓鱼,却对养鱼产生了越来越厚的兴趣。

充气泳池养鱼,打理太麻烦,每次换水都好费劲。后来就买了个假山鱼池,养鱼的同时还能装饰一下露台。

20210902-2

鱼们这才有了一个像样的家。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入冬了,这些鱼有些是冷水鱼,有些是热带鱼,纠结着鱼们怎么过冬。

到了 11 月,想出这么个土办法。

20211108

但还是救不了那几条热带鱼,内心有一股负罪感。为了赎罪,买了个鱼缸。慢慢弄了一个多月,看上去有点像那么回事了。

20220108

养鱼不是件简单的事。有位朋友听说我买了鱼缸,说出了他的血泪史,劝我别折腾,他那鱼缸现在成了给娃囤尿不湿的地方。

因为他的忠告,我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扎扎实实的写了一份备忘录,设置一个定期提醒,总体来说,比前两个版本的鱼池要省心太多。原来,我是经历了前两个版本的鱼池,才觉得鱼缸养鱼很轻松啊。

投资

说完了两件轻松的事,再来说说狗血的事。

今年投资的领域不算多,总结起来只有三个:投资朋友公司、投资电影、炒股。

年初投资了朋友的一家刚成立不久的教育公司。本来上半年行情还算可以,谁想下半年整出一个“双减”,直接把好多公司的命都减没了。我也尝到了这味道,最后统计时,亏了 -95%,只剩下 5% 了。

同样跌了将近 -95% 的还有港股的一只股票,实在是惨不忍睹,重度深套。只能希望这家公司 2022 可以重新振作。

实际上,为了更专注创业,6 月份时我基本就退出了股市,删了炒股软件,只留了几只,半年没再操作。

虽然处于半退市状态,但是对于跌了这么多,心不疼?那是假的。所以根本就没有所谓“半退市”的状态。炒股只有两个状态,在场、不在场。我算是悟了。

再说说投资电影。这其实是 2019 年投资的一部电影,由于香港事件和疫情的原因一拖再拖。年底眼看就差临门一脚,谁都没想到,在距离上映只有两天的时候,它居然又撤档了。

2021 的投资,真的是一败涂地。这一年,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现金为王”,以及“入袋为安”。

创业

这当然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事。

原本 2021 的计划是继续开发微商店助手,但是变化太突然,年初跟大有合伙了一个新项目,加油站的小程序。

我们计划把这个项目做成加油站行业的 saas 产品,一做就是一年。它一度让我看到“自由”就在不远处朝我们招手,真的,太近了。我还清晰记得,分账功能上线那天的激动心情。

4 月 12 日试运营的第一天,单日交易额是三千多。

20210413

之后不断打破单日交易纪录,直到 10 月 21 日,这个数达到将近 10 万。

20211022

为了更专注创业,我删了炒股软件退出热闹的车友群和一些口水群关了微信的朋友圈、视频号、看一看,享受着专注做一件事的乐趣。

10 月份,我们接了第二家客户。一切好像都很顺。紧接着,这个项目的小程序实现了三个优秀

然而谁能想到,这么激情的项目,到了年底,画风突变,由于行业交易规则的原因,搁浅了

想了一些方案,没有任何用处,因为这是根上的问题。

截个开发分支图作个纪念吧,期待未来行业规则能有一些调整。

20220108

每次新的尝试搁浅后,我都会想到第一个创业项目,它好像是我的根一样,深深扎在我的心底。这一次也不例外。

我看了下数据,霎那间有一种“无心插柳”的感觉。从 10 月份开始,莫名来了一股暖流,持续不减。这无疑给我灰冷的心来了一剂强心剂。

20211212

这个项目今年只发了两个版本,是时候重拾了。下一步的方向是服务商,正好拿这个项目做尝试。

相信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

这两年的创业,提取关键词的话,2020 是“基础技术”,2021 是“交易”,接下去的 2022 应该就是“服务商”。

带娃

带娃有分工,老婆主要带二娃,我主要带大娃。

今年给大娃报了几个课外班,按时间顺序来分别是:围棋、体能训练、游泳、篮球、钢琴。

不总结还没感觉,总结一下发现报得还不算少了。不过,体能训练和游泳是阶段性的。上半年练体能,下半年开学后,报了篮球,体能就停了(真没那么多时间);游泳是暑假学的;钢琴学了两个月,发现娃兴致不高,索性就停了,打算过段时间我自己开始学的时候,再让娃一起学。

今年持续学的有围棋和篮球,当然还有他一直热爱的乐高。

20211005

暑假参加机器人赛,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兴趣荣誉。

20210816

暑假快结束时,娃写下了对二年级的期待:

20210829

下半年,双减开始,娃的愿望成真了,我的愿望也成真了。我时常想,要是这娃晚生一个月,我们就可以免遭一年级的那份罪了。这么看,二娃是幸运的。

对我来说,创业和带娃已经融为一体,很多时候我会想,能一个人安安静静在电脑前码几行代码,就是我最大的福利,那真是一种巨大的休息。

眼看着大娃已经过了最让人揪心的年龄,二年级比一年级省心好多,但我似乎仍然没有喘息的机会,因为二娃像是接过了大娃的接力棒,来到了这个年龄。

20210725

也许,再过四五年吧。

其他

今年还做了一件事(没做完)。4 月份,中科院一位博士的论文引起人们对于苦难的讨论,让我也想起自己曾经历过的苦难。中专毕业后的那两年,把那些经历写成一本书。十九年来,从南京到龙岩到泉州到福州最后到杭州,始终跟随我的,就只有这手稿。今年开始把它录进博客草稿箱,断断续续录了大半。

还有一件事没有在博客体现,老家装修。由于投资没赚到,创业也没赚到,装修的钱是贷来的。我是这么想:爸妈年纪大了,能早一天享受好一点的晚年生活,那就尽量早一天,至于贷款,年轻人可以慢慢还。

今年的总结还包括年度日记选。有些内容过于零碎,难以总结,就看看年度日记好了。

延伸阅读:2021日记选

2021日记选

炒股

带娃

健身

创业

思索

其他

2020

不知道用什么标题,就用年份作标题吧。

前段时间跟一位金融界的哥们聊天,我问:2020 算是金融危机吗?金融危机的标准是啥?

哥们回答第一个问题:算。

回答第二个问题:没有标准,每一次都不一样,共同点大概就是,经历过的人,都很恐慌。

我以前没有写年终总结的习惯,不过最近发现,写总结不是用来吸引眼球,不是用来发朋友圈,而仅仅只是给自己的一个交待,是写给未来的自己看的。

2020 一直在家办公。事实上疫情得到控制后就可以去办公室上班,不过因为疫情期间习惯了在家办公,而且发现效率反而比在办公室高,所以就一直在家办公了。

单干

上半年一直处于闷声干活的状态,开发一款开店小程序,一直做到 7 月份,告一阶段。

暂停的原因是没想清楚发展方向,尤其是交易环节;也没想清楚到底是做定制开发还是走 saas 模式。于是暂时丢一边。

虽然是个半成品,但是已经可以使用,即使停了半年,也一直有用户增长。

20210320

跳出来做了半年别的项目后,再回过去看,差不多想通了,大概率会走 saas 模式。

定制开发是一种边际成本很高的生产方式,而 saas 可以把边际成本几乎降为 0。作为微团队,这是更理想的方式,不过对团队的要求也更高。

今年还开发了两款抽奖小程序,一个是翻牌类的,一个是模拟红包。自认为创意方面还不错,但是最终发现,抽奖工具的创意不是很重要,对于抽奖,运营才重要。

单纯的抽奖更像是伪需求,因为市面上的抽奖工具太多,新工具很难有使用率。

还开发了一款打卡工具,主要是根据 Neo 的需求去实现的,初衷是用于线上教育。

这款工具年底刚开发出来,还要继续摸索一段时间,有没有市场还不知道。

2021,开店小程序仍然会是主要项目。

合伙

单干主要是摸索,要干出点名堂还是要合伙,要团队。

下半年一次机缘巧合,十多年前的一位旧交找我做小程序。我看他项目还可以,是个线下教育机构,就说干脆入伙一起搞吧,咱们正好互补。

然后一拍即合,入了点小股份,我负责小程序开发。

小程序参赛

八九月份参加腾讯的小程序云开发挑战赛,有幸进了前十。

20210215-2

复赛是采用在线路演的形式,结果在回答问题环节,我的网卡住了,导致没有回答评委的提问,多少有点遗憾。

这事过后几天,在调整客厅布局时,把 wifi6 的主路由放在客厅中央,这样一个路由就能覆盖全屋信号,拆掉了房间的另一个老路由器。然后发现网络变稳定了。

就是这么个无心插柳的操作,意外解决了两年来家里网络一直不稳定的大问题。

初次投资失败

2019 年 6 月投资了一部电影,当时还挺看好,并且随后还追加了资金。

最初说 2019 年 11 月上映,后来香港的事情延期到春节档,没想到春节遇到疫情,后面相继延到 2020 暑期档和国庆档,都因上座率太差继续延后,最新一次答复是延到 2021 暑期档。

目前来看,这是一次天灾导致的失败案例。就算以后上映没有亏本,那也损失了机会成本。

这次投资最大的收获,是提升了抗风险能力。以前我只能承受 20% 的浮动,现在我可以承受 50% 的浮动。这在后面投资股票中起到不小作用。

有过一次冲动的经历,后面变得慎重很多。

学习炒股

这两年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一种行事方式,以前对不喜欢的人或事,我会很不屑,不去踫。今年在对待股票这件事情上,标志我改变了这种方式。

6 月份的时候,有一天,大半夜的,12 点,脑子突然回路,打开 APP,开了个 A 股账户。之后玩了半个月,脑子突然短路,又放弃了。

这个时候,我还是矛盾的,对炒股抱着又想学又排斥的心理。

那阵子美股新能源很火,而国内还没看到好的种子。我当时很看好国内的比亚迪,在它 88 块的时候很想建仓,正是由于骨子里对股票的排斥,错失大好机会,眼睁睁看他从 80 多涨到 200 多。

到 11 月的时候,传出长安和华为、宁德时代合作的新闻,也是从这时开始,我不再矛盾,不再受世俗偏见的影响,接受真实的自己,建仓长安,正式入市。

后面开始写炒股日记,目的是记录自己在炒股这件事情上的成长过程。

正好有一位一起玩部落冲突的网友,是某证券公司的分析师,这两个月跟他学了不少东西,十分感激。

不久后进军港股。

买车

本来 2019 年预订了雷克萨斯,后来一直没去提。

春节的时候听朋友推荐,改成了特斯拉。原本 4 月份提车,哪里想,快要提车时,降价了,然后又走一次流程,到 6 月份才提车。

这车挺好开,就是服务不到位,不出问题还好,出了问题就蛋疼。

但不管怎么说,我觉得比雷克萨斯好。

娃说,雷克萨斯名字更酷,但是特斯拉车更酷。

赞过

今年的赞过聚还是在去年的老地方。自己总体还算满意,但是坦白讲总觉得有点形式化的味道,不够纯粹,会下意识的在意一些东西。

我也说不上什么叫纯粹,像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打算开个赞过茶馆,不过大概率开不起来。这事需要拉极度专业的朋友共同参与,一个门外汉搞不起来。强行搞不过是再增加一个投资惨案。

带娃

一边带娃一边工作是很有挑战的。

上半年这样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接受,下半年不太能接受。上一年级后,家庭作业太需要家长花时间,直接导致我性情大变。娃只有晚上睡着后,能叫我省点心。

我认为现在公立小学低年级这种过度依赖家长的模式有很大问题。

娃上一年级后,明显开始有点小叛逆。也不是啥坏事,叛逆意味着独立。

上了四个兴趣班:乐高、编程、画画、围棋。都是娃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不报。比如写字,不喜欢,不报。

写了两篇带娃的小结,一篇关于游戏,一篇关于跳绳。

《关于“带娃玩游戏”的一篇小结》

《一路纠错的教娃跳绳》

贷款

2019 年 10 月辞职创业后,就没有收入了。一年多没收入,又不想卖股票,除了贷款,也没啥路子。

虽然电影投资走错了一步,不过消费贷这一步算是走对了,股票涨了八倍,贷款那五六个点的年化,可以忽略不计。

是赌,也是信。感谢有赞。

最后

今年看似不少料,其实啥都没干成,只是垫了一层底。

2021,再垫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