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for : 十二月2020

新的 10000 天

2006 年开始写博客,写到 2008 年 5 月的时候,发生一次关站事故(因为发了一篇违规文章)。之后就改成了日更形式,记录生活琐事,一直记到 2016 年 7 月,因为发生一件大事,停止了日更。

20201230-1

从那以后一直处于“想起来就更一下”的状态。一晃四年,好歹没有断更。

昨天和 Neo 聊视频号认证更名时,聊到博客的名称,忽然受到启发,决定回归日更。这哥们今年已经不止两次用不经意的语言激发我的灵感了,十分感谢。

20201230-2

这一篇,就作为回归的序吧。看看自己接下去的 10000 天是怎么过的。

Neo 的口头禅是“更新 100 期!”我觉得这次必须更新到完结,按 30 年算,怎么也得 10000 期以上。

过两天就是元旦了,那就从元旦开始。

不知道第 10000 天将会发生什么,打算到那天去申请吉尼斯。

爱上另一款手游

多年以来,一直以为自己这辈子只会钟情一款手游,部落冲突。

不过最近两个月深入玩了另一款手游,发现还挺有意思。

其实在 6 月份就接触这款手游了,当时报着试试看的心情,浅尝了半个月就抛到了一边,觉得不适合自己。当然也没有完全放弃,只是没那么关注了,偶尔会关注下。

到了 11 月,看到一条新闻,长安汽车和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有一根神经受到强烈刺激,掏出手机就玩上了。因为前面错过了比亚迪,在犹豫的时候没上车,给自己上了一课。

11 月和 12 月,猛玩了两个月,发现这款手游真的很有意思。

罗杰同学推荐了三本书,买来翻翻。很多年来再次买纸质书学习。感谢罗杰。

20201228

放心,娃的阳光不会浇灭智力成长

早上在视频号看到一个关于孩子教育的视频,难得发现一个和自己观点相符的理念,主要是讲娃的心理阳光比智力更重要,说得挺好。

但是这里面存在一点误区,就是“心理阳光比智力更重要”。这容易让人想到心理阳光和智力提升是没有关联的,甚至是相悖的。这是一个不小的误区。

我暂且把目前市面上的两种育儿方式笼统分为两种,压迫式教育和快乐式教育。前者显然是目前的主流,但是后者也有,只是相对前者来说显得很少。从我自己身体力行的操作经验来看,快乐式教育一点也不输给压迫式教育。

重要的话只说一遍:

娃的阳光不会和智力提升背道而驰,反而非常有助于智力提升。那是阳光,不是狂风骤雨,不是暴风雪。

压迫式是短线操作,快乐式是长线操作。可以偶尔短线操作,但是如果长期短线操作,那应该可以写一本书,叫《长期短线操作的一百种死法》,除非你是高人。但是我真没见过高人是满世界的。

压迫式在短期内效果明显,但是怎么能认为娃的生命就只有那么短短几年呢?我特别反感“假如生命只剩最后一天”的假设,这 TM 是什么狗屁鸡汤,忽悠了几代人。

压迫式的手法大家都懂,行使家长特权就行,简单粗暴。但是快乐式的手法绝不是对娃的学习不闻不问,事实上这种方式更花大人的时间和精力。不闻不问那不叫快乐式,那叫放纵式。

快乐式更多的是智取,这需要大人自身不断学习成长来带动娃的成长。

是的,你没看错,说到底,快乐式就是大人和小孩共同成长。更进一步说,大人和小孩是同学关系,彼此相互学习。以前记过一篇,叫《亦父亦师亦基友》,大概就是这情结。

不少人会把快乐式和放纵式混淆,只停留在快乐式的表层,并不知道它属于技术流派,需要花时间精力去钻研。这是为什么压迫式会占主流的原因,很多人看不到真正的快乐式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效果,而压迫式却能让人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快乐式不代表不打不骂。

对孩子的爱和压迫,其实是一个天平。天平倾向爱的一边越多,那么偶尔压迫一下娃就越没有问题,只不过是天平的另一边加了一些重量而已,回个头娃就跟你好了。

但是如果老是压迫娃,天平已经严重往另一边倾倒了,问题自然也就出现。

注意,这里的“爱”是孩子认可的方式,让孩子觉得身心愉悦的方式,从孩子的角度看,他们会认为这是爱。

人们总是说,我压迫孩子,那也是爱孩子,对孩子好。对不起,站在孩子的角度,那就只是压迫,没有爱。

掉牙日

晚上 10 点多,你突然说有颗牙要掉下来了。

我一看,果然下面有一颗门牙就只连着一丢丢了。这颗牙松了大概有一个月。

我说要不要帮你拿下来。你坚持要让它自己自然掉下来。

过了几分钟,真的掉下来了。

你拿到水槽冲洗,想收藏起来,结果一不小心被水冲走了。

你很扫兴。但是过了几分钟,上面那颗松了更久的门牙也突然掉了。你瞬间变开心。

这时我突然发现,水槽下水道的口子边沿有个白色的东西,很像前面掉下去的牙齿。我们一起合作,你打手电,我用压线和镊子,好不容易弄出来,一看,原来是白色的像饭粒一样的东西。

你以前问我,掉牙是不是会很痛,像拔牙一样?

现在知道了,就像秋天树上掉树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