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for : 十月2008

星期四 多云 17~26℃

同事送我139张的士发票,心何暖兮

公司报销交通补贴需要发票。平时充公交卡都是在门口的招商银行自助充值,没有发票,去年积下的几张公交卡发票只剩下两张了,正愁着以后是不是都要到公交站点去排队充值。昨天和坐在我背后的同事聊天时说起,不料他说他表姐夫(好像是表姐夫)是开的士的,很多乘客都不要发票,所以他那里有许多,说下次带一些来给我。

我没记在心上,所以今天早上他一来就给我一叠的士发票时,煞是惊喜,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数了下,139 张,就算一个月用 5 张,也够 27 个月之需了。

愁即来,愁即去,何言秋风凉,心何暖兮。


The Sack
from http://www.storyarts.org/library/nutshell/stories/sack.html

A Sufi Story from the Middle East

Mula came upon a frowning man walking along the road to town. "What’s wrong?" he asked.

The man held up a tattered bag and moaned, "All that I own in this wide world barely fills this miserable, wretched sack."

"Too bad," said Mula, and with that, he snatched the bag from the man’s hands and ran down the road with it.

Having lost everything, the man burst into tears and, more miserable than before, continued walking. Meanwhile, Mula quickly ran around the bend and placed the man’s sack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where he would have to come upon it.

When the man saw his bag sitting in the road before him, he laughed with joy, and shouted, "My sack! I thought I’d lost you!"

Watching through the bushes, Mula chuckled. "Well, that’s one way to make someone happy!"

第147天:一条值得珍藏的公告,选择Mapbar 的留言

3 楼   冰淇淋
2008-10-15 15:42:33

一个制度从酝酿到发布,都是经过一定考虑与衡量的。

我承认“限塑令”的确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但也不得不承认它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制度是不断完善的,“限塑令”只是一个开始,虽然这过程会很漫长,甚至有可能中途放弃,但即便是放弃了,等下一次再次开始的时候,我想就不会从头再来了。至少可以吸取上次的教训,制定出一个相对完善的新规定(参照物是上一次的“限塑令”)

网监制度的实施应该只是一个开始,为什么不在早些时候发布而是在这个时候发布?员工间利用工作时间聊QQ的现象已经到了领导层无法接受的地步才会出现的吧?而且现在很多员工并不会像朱兄所说的这样,把自己的手头工作做好了才会去聊QQ吧?

还是那句话“真正的君子是不需要约束的,需要约束的都不能称之为君子”,敢问朱兄:世间有多少是君子?

失败的制度只能说明它并不完善,而朱兄所举的例子中为了强制员工锻炼而要求上下班怕楼梯这或许只是一个极端例子吧?
而“员工上下班不许坐电梯,也不许走楼梯,只能从窗户爬上来跳下去。”这样的制度更不可能出现在现实世界中。

制度,制止某个事件再度发生。我想,领导能颁布这样的制度出发点都是好的吧?哪个老板希望自己的员工工作不做却在那聊天呢?

牛根生会说出这样的话,正是因为他有钱。是否愿意卖命,这应该只是职业道德的问题。试试放任这样的情况不管,会是什么个样子?任何老板都不会愿意尝试吧?


回复:对于两种不同的观点,多说无益。可以参考一下这篇文章《中国地产当学蔡元培》,文章尽管讲的是地产,但其中的思想是相通的。“北大永远的校长”蔡元培先生对北大最重要的贡献就是蔡先生的教育理念,其理念核心就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周国平在最近的一篇文章《爱国的平常心》中写道,儒家思想中,他最赞赏的是对个人道德修养和操守的重视,把自我完善看作人生最高目标。

我也很赞同。这条“公告”记在这里的最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引来争论,而是为了让自己吸取这个教训,使自己将来不至于犯下这样的低级错误,然后还给自己找借口说我是在成长期。有些教训不一定非要自己亲尝不可,例如,我肯定不会因为想知道海洛因的味道而去亲尝一下。

2 楼的回复里我已经说得很明白,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单独的某条制度,而在于这个组织的整体制度,国家的整体制度,企业的整体制度,我们大可以称之为“制度文化”,这应该是属于“企业文化”范畴内的。当一种制度文化形成时,在这个环境下出现与该“文化”相呼应的制度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的,一个管理者制定出与他自身能力相呼应的制度也是不足为奇的。所以,最重要的问题仍然是自身提高的问题。

假如员工上班时间聊 QQ 是一种不道德行为(只是假如,因为在许许多多的公司里,上班时间聊 QQ 是很正常很道德的一件事。我在九天的时候,九天还有官方 QQ 群,每个新员工入职,加入这个 QQ 群是最先要办的事情之一),那么强行监控他人隐私就是道德行为吗?若说员工是活在老板的地盘里,那我还要说我是活在中国的地盘里,执法人员上门执法尚且要先敲门,难不成可以直接破门而入了?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公民对不人性执法深深抗议,君不见近在眼前的杨佳一案?

不要用“将来”来为自己眼前的错误行为开脱,最重要的是当下,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解决不好当下,就绝没有好的将来。“当下”的意义是什么?可以用三个“最重要”来浓缩:最重要的人就是眼前需要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眼前必须要解决并做好的事,最重要的时间就是眼前的时间。

孔子的交友之道有一条我是很赞同的:“向朋友提建议时,如果朋友听不进去也就算了,非要他听进去,只会是自寻烦恼。作为朋友,说出了你的看法,就算是尽到朋友的责任了。”你向我说出你的看法,是尽一个朋友的责任;我向你说出我的看法,同样也只是尽一个朋友的责任。

第147天:一条值得珍藏的公告,选择Mapbar 的留言

2 楼   冰淇淋
2008-10-15 12:36:16

我觉得很有必要
“防君子不防小人”有点不妥,任何制度都是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础上的。在制度面前没有君子和小人,只有约束和被约束。
这其实和一个国家一样,如果大家都以自律来约束自己,那国家的制度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没必要再有制度的存在了。
这让我想到三驴事件,正是国家的“无条件”信任导致了事件的发生。

因此这样的规定还是有必要的,对于君子,他们已经在自律自己,规定的存在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


回复:制度有一个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叫“可行性”。例如为了强制员工锻炼身体,出台一条制度说:“员工上下班不许坐电梯,只许走楼梯。”或者诙谐一点:“员工上下班不许坐电梯,也不许走楼梯,只能从窗户爬上来跳下去。”“限塑令”就是今年刚发生的活生生的国家级失败案例,只是国人爱面子,既然出台了,错就错下去吧,这样的形同虚设的制度多如牛毛,不过就是再多一条而已,如同大海里滴入一滴水,就像没发生一样。

再如本日志中的案例,若当日工作上没什么事情,叫员工在座位上干坐着?而且极不合理的还在于末尾的“直接降薪贰百元”。试问,这样一条犹如管理者自己在失去理智的泄愤的制度,它的“可行性”能有几何?所以,问题的本身不在于单独的某条制度,而在于这个组织的整体制度,国家的整体制度,企业的整体制度,我们大可以称之为“制度文化”,这应该是属于“企业文化”范畴内的。当一种制度文化形成时,在这个环境下出现与该“文化”相呼应的制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牛根生说过一句很有影响力的话:“让员工51%给自己干。”这样的理念,是很值得国内许许多多的企业管理者学习的。这是个“双赢时代”,没有人会真正像奴隶一样为你卖命。这就是现实,无从回避,只有大度的接受这个现实,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而不是拘泥于迂腐的传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