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 Robotex 机器人大赛还有证书和奖章,仪式感满满。
我说要不要发给你们班主任看看?
娃有板有眼的说:“当然不要,老师肯定会说,不好好花心思在学习上,就知道拼积木拼积木。”
没想到过了一代,还是和我在初中全国征文获奖时的想法一样。
教育再不改革,更待何时?
希望娃将来的娃不会再有这样的想法。
没想到 Robotex 机器人大赛还有证书和奖章,仪式感满满。
我说要不要发给你们班主任看看?
娃有板有眼的说:“当然不要,老师肯定会说,不好好花心思在学习上,就知道拼积木拼积木。”
没想到过了一代,还是和我在初中全国征文获奖时的想法一样。
教育再不改革,更待何时?
希望娃将来的娃不会再有这样的想法。
娃昨晚睡着后,我在床边工作。
过一会听到娃在哭。问他做了啥噩梦。他一边哭一边说:只有 16 天就开学了,不想上学。
睡梦中还能对开学倒计时记得这么清楚。
童年啊,谁想上学?谁不想逃学?
在群里或者朋友圈发一些成果的时候,无论是何种成果,我经常分不清自己是在分享还是在炫耀。今天特意搜了知乎,关于分享和炫耀。
分享是:我有,我拿出来给你看,告诉你,你也能有。
炫耀是:我有,我拿出来给你看,而我知道,你没有。
当你月薪五千后,你就会觉得那些用iPhone土豪金的人没有装逼;当你月薪破万后,你就会觉得那些拿着LV的人也没有装逼;当你一年能赚50万后,你就会觉得那些奔驰宝马跑车党们也没有装逼;很多时候当有人在声讨装逼者时,真正的心态是这个东西你自己没有,别人也不该有,其实谁也没有装,只是你自己没能力。
你不要听他说,要买什么买什么的,要看他买了什么能买什么。他说了什么,就去买了什么,并告诉你在哪买,多少钱,你也可以去买,这就是分享。他说了,却没买,就是装B~
因此,每年的留学生圈子,无论开始认识的顺序如何,头两周大家玩的多么愉快,到最后总是按照阶级和爱好分分层。有钱喜欢名牌的和有势喜欢蹦迪的一起玩;没钱喜欢打游戏的和没势只能学习的一起玩。因为他们讨论的东西更得彼此的欢心,相处更愉快。
大概就是,在合适的圈子说合适的话题。没有合适的圈子,那就孤独着。
比如博客这个圈子,它很微小,却是真正从心出发的地方,发啥都行,不用顾虑别人想看啥。也许这圈子就只有自己一个人。
创业这两年,尤其是今年,感觉自己的圈子变得越来越小,基本就是三点一线:工作、带娃、健身。
大部分时候还是挺享受这种时光,有时也会略感失落,因为没有很多人一起分享喜悦。
洗澡容易,就是玩水,不过自己洗头还是头一次。
娃说让我把这件事记下来作纪念。
好。
学游泳还真不怕水了。今天泳课没借助海绵棒,只系了背漂,娃说喝了三口水。
早上送二娃去医院,回到家将近 10 点,然后一直写到晚上 7 点,仍然思路清晰,最后还解决一个头疼的列表动态排序 bug。
纪念一下。
今天算了下账,发现分账的金额和流水对不上,少了差不多 6%,之后发现是分账的小数点用得“太大方”了,直接去尾,比如 ¥0.059,都直接按 ¥0.05 算。
当时写的时候以为没啥,就一点点,等到流水大了才发现这是个大问题。
赶紧改成四舍五入。
由于有些加油站不配合当地协会,禁止打价格战才忍了几天就憋不住了,今天再次开战,打得更加热火朝天,简直就是打群架。
上午,我觉得今天要破纪录到 2 万。
下午,我觉得今天能到 3 万。
晚上,我觉得今天会到 5 万了。
开始怀疑人生。
期待 1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