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娃今天在百度上查,说仓鼠一周只能吃两到三条面包虫干,要吃专用的仓鼠粮。
娃都开始用 AI 来学知识了。不过我不太信百度,跑去问 deepseek,答案居然是一样的,可能百度调了 deepseek。
可是,我们把面包虫干当主粮已经一年了,这隐患有点大,就像 AI 回复的,“没出问题不等于没问题”。
过了一会,娃又发了张图过来,说在给仓鼠过生日,用瓶盖装了些水果梳菜(仓鼠的生日蛋糕)。
一眨眼小仓鼠已经一岁了。
一起配合的后端同学溜了,有新的后端接替。
不过我也想趁这个机会了解一下 java,现在有 AI 这种神器,入门比以前应该容易多了。
要求不高,差不多能看懂代码就行,出问题可以定位到。
新买的几款游戏里,有一款叫《毛线小精灵》。有两部,第一部是单人的,第二部是双人的。
今天大娃开运动会,娃妈去外面,剩下我和二娃在家,一起玩《毛线小精灵2》。
这款游戏和一般的双人游戏不一样的地方是,需要两个人默契合作才能过关,还挺适合跟娃一起玩的。
游戏不支持中文,但是对于幼儿园的娃来说,中文英文都是一样的,主要还是靠自己摸索。
尴尬的是,还是二娃教我怎么玩,真是天生的游戏脑。
今天开卖第一天。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个客户这么猛,太震惊了。今天在医院体检都在一边服务他们。
这产品的第一个客户就是一个标杆客户。
来公司搞的第一个项目(确切说还没来公司就开始搞了),从零开始的。中间和客户联调总是断断续续,像挤牙膏,我们非常被动。这两周客户那边突然加速,非常意外。
今天客户终于用起来了,用起来了,用起来了。
从零到一。
大家收集遇到的问题,然后把所有问题喂给 AI,最后让 AI 给出 OKR 建议。
还能这么干。
前段时间听朋友分享了一条经验:陌生电话不要接,如果真的不是骚扰电话,人家会打第二遍。
我最近实践下来感觉挺对的,基本上这些电话在响铃一阵后都会语音留言,然后就会发现都是机器人打来的。
但是,今天有个陌生电话,我不小心按了电源键挂了,结果对面马上又打过来,我以为不是骚扰电话,就接了,没想到还是骚扰。
所以,陌生电话不要接,也不要挂,挂了对方就知道有人在手机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