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结束,娃都三年级了。
昨天第一次开了个面对面的家长会。
今天第一次春游,去野生动物园。
春游回来,吃晚饭时,娃从书包里掏出一碗鹌鹑蛋,说是好朋友送的。这是真的有点多,味道非常赞。赶紧加了这位同学的爸爸微信,给人家道谢。以过来人的经验看,小时候的好朋友,很可能就是一生的好朋友。
看上去都是好现象。
今天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
把有限的客户服务好,把产品做极致,享受身心融入产品的每一秒,忘记流量。
也许,是因为没流量才这样自我安慰。
可能,是默默地来到了一个新境界。
总之,今天过得很惬意,不再时时刻刻惦记着查看流量统计,专心致志优化产品。
希望,这种感觉别昙花一现。
本意是鼓励商家上传营业执照,但这不是必须的,只是鼓励,我们的商户大多是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微商户。
一开始 label 文案写的就是“营业执照”,但是感觉不够有吸引力,然后灵机一动,改成“店铺认证”,吸引力就大多了,还加了审核功能,认证通过审核后,店名后面会有认证标志,满足一下商家心理。
昨天认真观察了几个微信官方小程序,发现简介描述都是很中性的功能描述,没有抽象空洞难理解的词句,有必要学习一下,不能假大空。
于是把小程序简介从“1 秒极速开店,开启搞钱事业”改成“帮助你更好地经营店铺”。
结果有些关键词搜不到我们小程序了。
想起之前有经历过一次,也算有点经验,加之 neo 说了一句:
觉得 neo 说得不无道理,于是今天又改成:
1 秒极速开店,0 保证金经营
落地页最近几天也是疯狂改了几个版本,今天这版,看上去虽然略显激进,但是自我感觉还不错,就这样上。
反思一下。
这几天一连改了几个入口:小程序简介、落地页文案、入驻页增加协议、入驻后的新手引导。
原本是为了提升转化率(除了入驻协议是为了合规),没想到事与愿违。
今天针对上述几个问题(尤其是入驻页和新手引导)集中优化。
今天遇到个很刚的客户,问我能不能退款。
我微信上说不支持退款后,对面马上打了电话过来,用威胁的语气说已经投诉了,再给我一天时间。
第一次遇到威胁退款,心里挺不是滋味,还挺想让他走投诉途径的(我也想知道哪方会胜诉),前两天刚充了电,也不是心里没底。但是转念一想,做事业岂能这般见识?退!哥认怂。
为了避免以后再次出现此类事件,今天在付款按钮上方加了一行字:
购买后不支持退款
你可以不懂消费者权益法,但这行字应该不会不认得吧。
赚该赚的钱,宁可少赚点。
几年前经常在 app store 上给娃买游戏,偶尔娃会自己不小心购买,然后我申诉退款,说明理由,有时能退,有时也退不了。
我觉得“误买”后马上联系客服,把理由说清楚,客服核实,退款没有问题。但是用了之后说不想用,想退款,就好像买了个东西,用了,然后吃灰了,想退款,是同样的心理。
这些年消费者有点被宠坏了。
当然,退款只是现象,本质还是产品功能不够完善,咱必须得认。
2023-4-18 更新:
后续:坦然面对,应退尽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