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周末不写代码,周一上班更来劲。好像忽然证实了一件事:双休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可能是因为,写代码需要心静,而且不适合利用碎片时间,但是周末在家面对两个搅屎棍,全都是碎片时间,更做不到心静,越写越烦躁,越烦躁越急。
不过,周末也不是完全不工作,可以换一种方式,去做那些适合用碎片时间完成的工作。比如可以接待客户,收集需求,不一定非要写代码(有紧急 bug 另当别论)。
周末收拾心情,工作日放飞自我。
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放下”。
最近发现,周末不写代码,周一上班更来劲。好像忽然证实了一件事:双休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可能是因为,写代码需要心静,而且不适合利用碎片时间,但是周末在家面对两个搅屎棍,全都是碎片时间,更做不到心静,越写越烦躁,越烦躁越急。
不过,周末也不是完全不工作,可以换一种方式,去做那些适合用碎片时间完成的工作。比如可以接待客户,收集需求,不一定非要写代码(有紧急 bug 另当别论)。
周末收拾心情,工作日放飞自我。
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放下”。
昨晚吃完饭,一家人去隔壁小区零食店。一去一回,20 来分钟的兜风时间,二娃骑小三轮,大娃骑自行车(刚把辅助轮拆了),欢乐得很。
今晚吃完饭,下楼丢垃圾,俩崽子一起跟下去,大娃突然就会骑了。
真省心,可能领悟了“用屁股发力”的技巧。
老张整理移动硬盘里的老照片,发现一个远古视频。2005 年我刚来杭州,在慧聪上班,有一次在一个什么会上弹唱。
岁月,就如这 18 年前的音质画质,像雾像雨又像风,去而不返,却又恍如昨日。
p.s. 这视频太久远,微信不能识别,方法是在 mac 端,照片 – 文件 – 导出,这样导出的视频,微信可以识别。
收付通申请,昨晚第四次被驳回,这次还剩一项不满足:在线客服需在平台内闭环呈现。
本来优先级排在后面的事,现在要提到最高优先级了。
前面两年每次练背都没有很明显的反应,因为不能自主地去控制让背部发力。
今年开始有反应了,练完第二天会有明显的酸痛感,尤其这次练完。
今年算得上是个健身里程碑,尤其是昨天的这次练背。
今天有客户说只想用一两个月,于是增加了这个购买项。
不过“一个月”的性价比相对“一年”低很多,以基础版为例,一个月 ¥29,一年 ¥99。
试试看,不能 YY,毕竟有需求。
还剩两项未满足,继续努力。
对这种机器式的模板回复,挺无奈,要掏空心思去理解意思。
创业难,草根创业难上难,拼的就是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