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若是放在以前,可能读起来没啥感觉。
但是现在读,就五味杂陈。
“三年期”上了两天,还是效果不理想,新客的整体付费率仍然偏低。
今天有个按月付费的老客户问:
现在为啥最低只能买一年的了?
虽然和客户解释后,人家付费买了一年,但客户的这个提问让我觉得有必要恢复“30天”的选项。
经济下行期,可能不适合推长期选项,客户对环境未来以及自身未来都不太有信心。
不过这样一来,又担心诈骗店铺蜂拥而至,之前的诈骗店铺都是买 30 天的。
想来想去,决定下线“三年”选项,恢复“30天”选项,但是涨了点价格,主要是涨“30天”的价格(专业版一年期和两年期没涨价)。大多数正经店铺都不会买 30 天,这个 30 天选项放在那里的用处主要是作对比。
先这样再试试看。
提高门槛,可以降低诈骗。但是门槛提得太高,又会伤了正常客户。是个头疼的问题。
p.s.
这阵子的调价也让我悟出一个定价策略,你想推哪项,就重点突出那一项的优惠力度。
但并不是你给的优惠力度够大,用户就会买单。之前想推长期,把长期的价格搞得很优惠,但是客户没买单。
现在算是有点悟了,既然买一年的多,那就干脆放大一年的优惠力度,把“30天”多涨一些。
哪个点做对了,就把那个点放大。
2023-12-17 更新:
上调价格后,新客付费率有所下降。今天恢复涨价前的价格。这么一来,更要重点关注购买 30 天的店铺。
2023-12-18 更新:
恢复低价后,果然新客付费率高了。回想涨价的这几天,大部分是老用户在续费,这也能解释一个现象,就是为什么市面上产品都在杀熟。
但是我们的产品不能这么干,老客,我们不可能杀,还要感谢人家一直在用。有些老客户续费时会联系客服,问能不能优惠点,我们都会给一定优惠。
上周去掉“30天”选项,上线“终身”选项。这几天观察下来,清净了不少,骗子不来了,其他付费客户也降了不少,是被“终身”吓到了吗?
也好,排除了一个选项。
今天把“终身”去掉,换成最初的“三年”上场(去年刚开始收费时就是一年、两年、三年的配置)。
再观察看看。
半个月前清仓了 A 股的最后一支。
入市三年,一共买过 14 支股票,今天翻看历史,只有 1 支现价高于我的清仓价(也仅仅是 4%),其他 13 支全都低于清仓价,最猛的一支清仓后距今跌了 -57.7%,感慨。
虽然最终总成绩还是以亏损离场,但还是觉得很庆幸,有一种躲过风暴的感觉。只轻微亏损 -5.37%,没有亏太多,作为学费还是很值的。
这阵子持续和骗子斗智斗勇,风控方面做了不少升级。今天还停了一天开发,咨询了一些做风控的朋友,学习一些风控经验和策略。
更多的是要做事前和事中,事后就很难处理了。
事前 => 交易前(店铺入驻,买家下单)
事中 => 交易达成未结算(分账)
事后 => 结算后(紧急措施)
事前主要是加强风控意识。加强!加强!加强!对风控保持敬畏之心!这几次案例都是由于风控意识不足造成。要假设所有新商户都是可疑的,加强审核,适当提高入驻门槛。
骗子多了,说明林子也在一点点变大,是坏事也是好事。
不过,加强风控的同时,或多或少会影响到用户体验,需要权衡两者。最近的心得是:
用户体验需要客户来检验,风控措施需要骗子来检验。
给店铺加了个可信度标记,记录该店铺是不是可信的。
同时增加了锁定店铺后台的功能。之前的锁定店铺是买家端和卖家端全锁,现在增加一个只锁卖家端,而买家端只展示,不可下单。
如果初步怀疑一家店铺,但是又还没实锤,可以先锁卖家端,而暂不惊扰买家端用户,但是买家端此时也不能下单,只能看。
前几天突发奇想:把购买 vip 中的“30天”选项去掉,增加一个“终身”选项(初步定价相当于 10 年的价格),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么做的原因是:
今天把这个想法落实了下去,观察一阵看看效果。
有个花絮。
在上线终身项前,先把“30天”去掉了,过了几个小时才把“终身”选项加上。
然后在那几个小时里,就只有一年和两年的选项,没有人付费。
后面把“终身”选项加上后,很快就有两个客户付费了,虽然不是购买终身。
于是我突然悟了:
人们在消费时大概更喜欢三选一,而不是二选一。这个终身项放在那里,不一定要有人买,给人家看,对比,就是他的价值。
这事让我想起 Neo 之前给过我的建议。“3”这个数字非常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