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今天不下雨,午饭后带俩娃去奥特莱斯玩,那里新开一家很大的游乐场,五一玩过一次后,娃们就一直心心念念还要再去。
娃妈不想出门,就在家里。
二娃出门前还是问了那句:“那谁来管我?”
我说:“哥哥也去,正好三个人。”
二娃这次没有像以前那么依赖妈妈了。
半天玩下来很轻松。
加上娃妈我是一拖三。
难得今天不下雨,午饭后带俩娃去奥特莱斯玩,那里新开一家很大的游乐场,五一玩过一次后,娃们就一直心心念念还要再去。
娃妈不想出门,就在家里。
二娃出门前还是问了那句:“那谁来管我?”
我说:“哥哥也去,正好三个人。”
二娃这次没有像以前那么依赖妈妈了。
半天玩下来很轻松。
加上娃妈我是一拖三。
最近连续下大雨,今天突然发现家里卫生间的墙上有黑点,凑近看,发霉了。
然后看了下天气预报,接下去两周内都是多雨,气温也不会很高。
这个暑假,该不会。。。
那太可怕了。
虽然天晴是热了点,但真要一直下雨,那还是宁愿太阳来得更猛烈些。
早上团队群里有人发了个视频,内容是前公司老板在说:
用户越多,产品越难用。
产品做久了,确实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体会。前几天刚好遇到一个客户,提了个需求,上来就一顿喷,很强硬:“你改不改,不改 换小程序咯。”
当时我真想说:行,你换吧。
但忍住了。
他的场景是:顾客在微信群里分享了一个订单,其他人点进去也能看到这个订单里的商品。他希望除了店主和顾客自己之外,其他人点进去是到店铺主页,而不是到订单详情。
我当时在大脑里飞速分析了他的需求,确实不是无理取闹(他给我看的竞品就是这么干的),但同时又要考虑其他店主的使用习惯,然后立刻想到一个解决方案。
在订单设置里增加一项。
这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但其实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
要感谢这些提需求的用户。抛开个人情感,如果是通用需求、能提升产品价值的需求,干就对了。
但如果只是一些很小众的个性需求,哪怕他加钱,也只能“先记一下”,后面再看是不是会有更多用户提这需求。
最后想说的是,中国人口多,无论做啥产品,可能竞品都不会少。就像上面这客户说的:
你改不改,不改 换小程序咯
那怎么办?总不能人家说啥就干啥。
我的体会是:服务好认可你的客户,是一件非常幸福、互相成就的事,别把产品做得看上去很牛逼,可是谁用谁难受。
事多,偏偏遇上厨房地漏又堵了。
这次在 react 和 vue 之间选择 pc 端的前端框架。
尽管我比较熟悉 react,不过考虑到现有 pc 端是 vue 写的,团队成员对 vue 也比较熟,所以最终还是选择 vue。
我自己花点时间熟悉下 vue。
昨天到今天,突然豁然开朗。
11 年前那次创业团队的经验,今天体现价值了。
一片混战的时候,谁先结合场景落地应用,谁就跑在了前面。
(持续更新)
去年暑假开始练俯卧撑,那时一组做 10 个。练了一年,现在一组 20 个。
我的体会是,做 4 到 5 组的感觉最好。如果能做到 6 组或以上,那就要增加每组的个数,或者增加强度,同时把组数降为 4 到 5 组。“慢速”和“蛙式”都是增加强度的方式。
组间歇太短太长都不好。通常都说组间休息 1 到 2 分钟,但是也有说休息 3 到 5 分钟的,对肌肉的刺激不一样。
有一次去 Nico 家,见哥们做完一组引体就去厨房烧菜,过几分钟回来再做下一组。他说足够的休息可以更好地发挥力量,刺激肌肉,也不容易受伤。
以下是我的进阶记录。
2023.7.14 ~ 2023.8.19
混合俯卧撑(下斜、标准、上斜)
- (10 + 10 + 10) × 4 组
2023.8.22 ~ 2023.12.5
蛙式俯卧撑
- 10 × 5 组
- 10 × 6 组
- 10 × 7 组
- 12 × 6 组
- 12 × 8 组
2023.12.12 ~ 2024.3.24
标准俯卧撑
- 12 × 6 组
- 15 × 5 组
2024.3.27 ~ 2024.5.18
慢速标准俯卧撑
- 10 × 6 组
- 10 × 7 组
- 10 × 8 组
- 10 × 9 组
- 12 × 7 组
- 12 × 8 组
2024.5.21 ~ 2024.6.28
标准俯卧撑
- 15 × 7 组
- 15 × 8 组
- 18 × 5 组
- 18 × 6 组
- 20 × 5 组
- 20 × 6 组
2024.7.2 ~ 2024.8.9
标准俯卧撑(“组间歇” 4 分钟)
- 22 × 4 组
- 24 × 4 组
2024.8.13 ~ 2024.11.11
标准贴地俯卧撑(抬头,下巴不点地,胸腹贴地)
- 20 × 4 组
2024.11.14 ~ 2024.12.9
标准贴地俯卧撑
- 22 × 4 组
2024.12.12 ~
标准贴地俯卧撑
- 25 × 4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