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娃放学回来跟我说:今天兴致老师问,谁有编程基础的?
然后又说他加入了无人机社团。
这个有点猛。和昨天说的那个数学小组长倒也有点关联。
大娃放学回来跟我说:今天兴致老师问,谁有编程基础的?
然后又说他加入了无人机社团。
这个有点猛。和昨天说的那个数学小组长倒也有点关联。
今晚大娃像突然想起个事情一样跟我说,他今天变成数学小组长了。
这是大娃上学以来担任的第一个班干部。不过他把这工作描述得挺一般,就是收收作业啥的。
我倒是挺开心,娃的特长开始初露头角了。
早上开完例会,有一种莫名的惆怅,突然看到了技术驱动型团队在创业路上的一些局限性。
想起商店项目,去年搜索渠道被微信封死,瞬间没了流量。项目搭好了又如何?没有流量支撑,没有客户来源,没有人给你提需求,就好像突然掉进一个黑漆漆的盒子里,啥都看不见,更不用说方向。
被逼无奈,走上了投放广告这条路。刚开始尝试时各种踩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来慢慢摸索出一些门道,积累了一些经验,靠着广告可以继续养着这个项目。
留住老用户,拉取新用户,能自己给自己造血,养活自己,这样的项目才算得上是突破了从 0 到 1 的瓶颈。
而今天的 AI 项目,我突然又有这样的伤感。必须跳出码农的思维限制,不能等活干,必须去找流量,去找客户,把商店项目的经验用在 AI 项目上。有了客户,才会有人提需求。在客户需求面前,现金流都是次要的,因为那只是流量的附属物。有需求自然会有现金流。
今天开学,小学和幼儿园都是 8 点到校。老婆骑电驴送大娃,我开车送二娃。
放学后,大娃说:明天是你送我还是妈妈送我?
我说:你想谁送?
娃说:还是让妈妈送吧,更快一点。
今天忽然想,车都一个多月没充电了,以后接送娃也用电瓶车,那这车好像不是什么刚需。
打听一下,特斯拉是真的不保值,2019 款,现在估计只值 1/3 的价格。
去官网看一眼,现在的长续航都比当时的标配要便宜一两万。
今晚带二娃在小区外溜了下,发现小电驴还真方便。
我估摸着,平时送大娃上学,如果开车的话,刚出车库门,可能电驴已经快到学校了,就这八九百米的路。
暑假在老家,妈说大娃这么瘦,可能肚子里有蛔虫。
而且老婆也时不时会这么怀疑。
既然都这样说,那就去查下吧,好消除她们的疑虑。
上周末带大娃去医院检查,医院说现在小孩一般都不会有蛔虫,这么瘦可能是积食、消化不良的原因。
“挑四缝”检查了下,确实是有积食。
医生说睡前两小时不要吃东西。而娃在平时晚上 8 点多有吃水果的习惯,10 点睡觉。
这就对了。
网上查了下,饭后吃水果容易造成积食和消化不良。
我再结合实践补充一条:尤其是晚饭后。
米小圈说:“女人就是麻烦。”
大娃问我:“那为什么还要和女人结婚?”
这问题太厉害,我回答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