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和小盆友一起录的配音。
周六上午和小盆友一起录的配音。
自从国庆之后,每次周末回家,小盆友就会问:“你要陪我 8 天啊?”然后我就不知道怎么回答。目前来看,他对“8”的理解,和我们对“8”的理解不太一样,他觉得 8 是很厉害数字,因为爸爸陪了他 8 天。自从国庆之后,他对“8”有了特殊的感情。比如他很喜欢洗澡,因为洗澡可以泡在水里玩玩具,每次问他还要洗多久,他就比划手指说还要 8 分钟;比如买东西,他若是觉得想多买一些,就会说要买 8 个。
回到正题,对于每个周末回家都会遇到的这个“要陪我 8 天”的问题,要如何回答?或者如何巧妙的绕开?这个周末偶然有了新思路。
周日吃午饭的时候,我们聊到星期的话题。小孩突然问:“爸爸难道星期六就可以陪塔塔了吗?”
我好奇他怎么突然会问这个问题,不过小孩的思维都很跳跃,所以我也不去好奇了,趁势接着他的话说:“对啊,爸爸星期六和星期天陪塔塔,然后星期一就去上班,塔塔上幼儿园,那你猜猜看,到星期几爸爸就又回来陪塔塔了呢?”
于是小盆友又开始拨手指,说:“难道是星期八?”
“不对,是星期五。”
“原来是星期五啊~我懂~”
“对啊,你数数看,星期一爸爸上班,塔塔上幼儿园,然后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然后就到星期五了啊,爸爸就又回来陪塔塔了啊~”
“耶~”
然后我突然发现这一招很管用,一有机会就和他玩这个“星期游戏”。听老婆说,今天早上小盆友起床后,不会因为爸爸不在闹脾气了,只是赖床不肯起。
对于未来的憧憬,是一剂多么神奇的良药。有未来,便没有苟且。
第一次做剪辑。
中午在营业厅办业务,忽然来了俩哥们,进门就到我跟前问了一句啥,没听清,就本能的“呀~”了一下。然后这哥门很高兴的搓搓手,一副遇到救星的样子。我感觉不太妙,赶紧说“no~no~”。哥们疑惑了,又问我,我这才听清,原来他是问 “do you speak english?”,前面他一定把我的“呀~”听成了 yup,所以高兴坏了。为了不误导人家,我还是回答 no 吧。这俩哥们估计是来营业厅办宽带的。
这下出大事了,突然觉得学点英语还是有用处的。去年报了 neo 的班,一直没时间学,学费也白交了,现在有时间了,是该启动学习计划了。
PS:报班系统学了两周羽毛球,自我感觉进步明显,看起来一个季度学下来,可以出去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