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天:开门红;报围棋班

股记

20210104-2

今天没操作。

1. 新年开门红

新年第一天大盘就破了 3500。

罗杰同学说:

今天有点太疯狂了,我是不喜欢这种行情,傻子都能赚钱,会点买入键就可以了,我的专业就用不上了,有胆子就行了。

准备把澳柯玛换成白酒,这几天看看有没有机会。实测一下酒业。

带娃

2. 报围棋班

元旦期间给娃报了有道的围棋体验课,今天正式报名。

主要是我自己也想系统的从零学一下。

20210104-1

第3天:尝试用一个手机号注册多个微信号

其他

1. 尝试用一个手机号注册多个微信号

很早的时候,注册微信号可以不用手机号,后来就一定要用手机号了。想当年为了注册一个微信小号,还特意新办了一个手机号(虚拟手机号不靠谱)。

今天偶然发现一个暗门,实测可用,我已经用同一个手机号注册了两个微信号。

起因算是微信的一个 bug 导致。

娃的微信号是早期注册的,没有绑定手机号,前天在使用一个小程序时,使用我的手机号登录了那个小程序。

紧接着又弹出一个窗口,那个窗口没有细看,就是再次输入一下手机号。

没想到,就是这个窗口,其实是微信绑定手机号的操作。

但是这里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的微信已经绑定了我自己的手机号,按理应该提示“该手机号已被另一个微信号绑定”的提示。

结果不是,我是后面拿起我自己的手机时,看到有一条消息,才发现我的手机号被绑到娃的微信上去了。

而这时我已经绑不回来,提示“该手机号已被另一个微信号绑定”。

然后在网上找,就找到了通过申诉找回密码可以解绑手机号。

步骤:

  1. 我 – 设置 – 帐号与安全 – 微信安全中心 – 找回帐号密码 – 申诉找回微信帐号密码
  2. 选择“我记得微信号”
  3. 输入微信号 + 输入任意可接收短信的手机号(这一步特别注意,不要输入微信当前绑定的手机号,可以输入家人或者朋友的,用来接收新的密码)

这样申斥完成后,就重置了密码,并且手机号也解绑了。

今天忽然想到,既然可以解绑,那是不是可以再用这个手机号注册新的微信号?

我用小号微信作了测试,还真的可以。但是新注册的微信号却不能再用上述方法解绑手机号了。莫非是微信把这暗门关上了?

后面有新发现的话再来更新这篇日记。

2021-2-6 更新:

今天用旧微信直接绑定手机号,居然成功了。再登录新微信去看,已经自动解绑手机号。

看样子新注册的微信号要过段时间(例如一个月)才可以解绑手机号。

第2天:带娃回出生地看看

带娃

1. 带娃回出生地看看

今天气温触底反弹,约 Jason 和土豆在城西银泰吃个饭,然后带娃回香樟公寓回忆出生地(今天进城的主要目的),尤其是回忆小区门口的零食店。有两家零食店,近一点的还在,远一点的关了。

20210102-1

小区变漂亮了不少,物业不错。

20210102-2

不料晚上睡觉关灯后,娃在那里抽泣。一问,娃嘀咕道:为什么还有一家零食店倒闭了呢?

真是多愁善感的娃。

工作

1. 体验课的价格设置多少好?

以前 9.9 上 6 节体验课,会有不少蹭课的。最近改成 29.9 上 6 节并送文具,结果没人来了。

最近看到有很多 0 元报名的活动,但是还没见过 1 分钱的案例。1 分钱和 0 元的效果会有什么差别?1 分钱会不会更有吸引力?

跟周老师讨论了下,实测看看。

20210101-1

带娃

2. 娃被同学欺负 & 娃欺负同学

早上娃醒来一睁眼就说:“我现在和赵xx成为好朋友了。”

前天把人家小黄帽丢到草丛里,昨天就成好朋友了,干得漂亮。

为什么说干得漂亮?

主要是这崽是班上个子最小的,以前放学回来总跟我说被谁谁欺负。

我的理解就是小孩之间打打闹闹,不知道轻重,有时下手重了也正常,没当回事。现在好了,开始欺负同桌了。

同学之间,打打更健康。

3. 偶然发现可以这样教娃叠被子

娃起床后在玩被子,我灵光一现,跟娃一起玩。

玩被子,想要做造型,关键在于被子的四个角。铺平,然后就可以做了。

最终做了三个造型,汉堡、三明治、老北京鸡肉卷。

教娃叠被子就这么搞定了。

20210101-2

其他

4. 现在群里的红包是不是不香了?

上午有位哥们在吹牛群里吹着吹着发了个红包,过了半天就俩领。

以前,自己的或是自己人的群里有红包,我都是不领的,倒不是嫌弃,一方面是为了给发红包的人省点钱,第二是把机会留给其他人。

后来我发现这样不对,领一下,就像直播间里给主播送了颗小红心。

细思一下,自己发的红包半天没人领,好像是件很尴尬的事情。

新的 10000 天

2006 年开始写博客,写到 2008 年 5 月的时候,发生一次关站事故(因为发了一篇违规文章)。之后就改成了日更形式,记录生活琐事,一直记到 2016 年 7 月,因为发生一件大事,停止了日更。

20201230-1

从那以后一直处于“想起来就更一下”的状态。一晃四年,好歹没有断更。

昨天和 Neo 聊视频号认证更名时,聊到博客的名称,忽然受到启发,决定回归日更。这哥们今年已经不止两次用不经意的语言激发我的灵感了,十分感谢。

20201230-2

这一篇,就作为回归的序吧。看看自己接下去的 10000 天是怎么过的。

Neo 的口头禅是“更新 100 期!”我觉得这次必须更新到完结,按 30 年算,怎么也得 10000 期以上。

过两天就是元旦了,那就从元旦开始。

不知道第 10000 天将会发生什么,打算到那天去申请吉尼斯。

爱上另一款手游

多年以来,一直以为自己这辈子只会钟情一款手游,部落冲突。

不过最近两个月深入玩了另一款手游,发现还挺有意思。

其实在 6 月份就接触这款手游了,当时报着试试看的心情,浅尝了半个月就抛到了一边,觉得不适合自己。当然也没有完全放弃,只是没那么关注了,偶尔会关注下。

到了 11 月,看到一条新闻,长安汽车和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有一根神经受到强烈刺激,掏出手机就玩上了。因为前面错过了比亚迪,在犹豫的时候没上车,给自己上了一课。

11 月和 12 月,猛玩了两个月,发现这款手游真的很有意思。

罗杰同学推荐了三本书,买来翻翻。很多年来再次买纸质书学习。感谢罗杰。

20201228

放心,娃的阳光不会浇灭智力成长

早上在视频号看到一个关于孩子教育的视频,难得发现一个和自己观点相符的理念,主要是讲娃的心理阳光比智力更重要,说得挺好。

但是这里面存在一点误区,就是“心理阳光比智力更重要”。这容易让人想到心理阳光和智力提升是没有关联的,甚至是相悖的。这是一个不小的误区。

我暂且把目前市面上的两种育儿方式笼统分为两种,压迫式教育和快乐式教育。前者显然是目前的主流,但是后者也有,只是相对前者来说显得很少。从我自己身体力行的操作经验来看,快乐式教育一点也不输给压迫式教育。

重要的话只说一遍:

娃的阳光不会和智力提升背道而驰,反而非常有助于智力提升。那是阳光,不是狂风骤雨,不是暴风雪。

压迫式是短线操作,快乐式是长线操作。可以偶尔短线操作,但是如果长期短线操作,那应该可以写一本书,叫《长期短线操作的一百种死法》,除非你是高人。但是我真没见过高人是满世界的。

压迫式在短期内效果明显,但是怎么能认为娃的生命就只有那么短短几年呢?我特别反感“假如生命只剩最后一天”的假设,这 TM 是什么狗屁鸡汤,忽悠了几代人。

压迫式的手法大家都懂,行使家长特权就行,简单粗暴。但是快乐式的手法绝不是对娃的学习不闻不问,事实上这种方式更花大人的时间和精力。不闻不问那不叫快乐式,那叫放纵式。

快乐式更多的是智取,这需要大人自身不断学习成长来带动娃的成长。

是的,你没看错,说到底,快乐式就是大人和小孩共同成长。更进一步说,大人和小孩是同学关系,彼此相互学习。以前记过一篇,叫《亦父亦师亦基友》,大概就是这情结。

不少人会把快乐式和放纵式混淆,只停留在快乐式的表层,并不知道它属于技术流派,需要花时间精力去钻研。这是为什么压迫式会占主流的原因,很多人看不到真正的快乐式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效果,而压迫式却能让人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快乐式不代表不打不骂。

对孩子的爱和压迫,其实是一个天平。天平倾向爱的一边越多,那么偶尔压迫一下娃就越没有问题,只不过是天平的另一边加了一些重量而已,回个头娃就跟你好了。

但是如果老是压迫娃,天平已经严重往另一边倾倒了,问题自然也就出现。

注意,这里的“爱”是孩子认可的方式,让孩子觉得身心愉悦的方式,从孩子的角度看,他们会认为这是爱。

人们总是说,我压迫孩子,那也是爱孩子,对孩子好。对不起,站在孩子的角度,那就只是压迫,没有爱。

掉牙日

晚上 10 点多,你突然说有颗牙要掉下来了。

我一看,果然下面有一颗门牙就只连着一丢丢了。这颗牙松了大概有一个月。

我说要不要帮你拿下来。你坚持要让它自己自然掉下来。

过了几分钟,真的掉下来了。

你拿到水槽冲洗,想收藏起来,结果一不小心被水冲走了。

你很扫兴。但是过了几分钟,上面那颗松了更久的门牙也突然掉了。你瞬间变开心。

这时我突然发现,水槽下水道的口子边沿有个白色的东西,很像前面掉下去的牙齿。我们一起合作,你打手电,我用压线和镊子,好不容易弄出来,一看,原来是白色的像饭粒一样的东西。

你以前问我,掉牙是不是会很痛,像拔牙一样?

现在知道了,就像秋天树上掉树叶一样。

一路纠错的教娃跳绳

记录这个,主要是因为,后面二娃用得上。

1. 需要花时间

上大班后,幼儿园开始教跳绳。眼看别人家的孩子都会跳了,我们家这个我还是比较放任,跟当时自己的工作也有关,只有周末才在家里。

过了一个多月,我离职回家,带娃的时间多了些。有一天突然心一狠,决定教他跳绳。

接下去一段时间开始了魔鬼训练,基本上每晚都练到九点半,通常都练超过 30 分钟,最多的时候将近 60 分钟,这样只花了一个星期,就能连续跳十几下了。

这一阶段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速成方法,只有多练习。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大人不能太心急。我就有点心急了,必须反省一下。

娃在这个阶段会面临两个问题。

2. 纠正同手同脚,学会跳一下

第一个问题是同手同脚。就是甩绳和起跳同时进行,这样一下都跳不了。

这时可以让娃把绳子合起来,只在身体的一侧甩绳。也可以大人拿着绳子在娃的身体一侧甩绳,让娃掌握节奏来跳,感知什么时候该起跳。

3. 纠正手脚不协调,学会连续跳

第二个问题是手脚不协调。

娃学会跳一下后,每跳一下会停下来,不能连续跳。

这时要引导娃连续甩绳,这样就可以带动连续起跳。

仍然可以用前面的方法,就是在身体一侧连续甩绳,让娃跟着节奏连续跳。

4. 纠正手高手低,连续跳更多

学会了连续跳,娃很有成就感,单次从十几下到三四十下就比较快达成。但是后来发现很难超过 50 下,总是会绊脚,而且都是绊到同一只脚。仔细观察后,发现是一手高一手低的原因。

这个问题还挺严重,尝试了至少两个月,纠正不过来。后来我想起武侠小说上的,要练新的功夫,就要忘记旧的功夫。

于是在接下去大概八九个月的时间,让娃停止跳绳。因为疫情休学半年,大班下学期没上,所以是彻底的没练习。中间过一两个月也会让娃跳一跳,看看还会不会手高手低。

上一年级后,刚开学就要求跳绳。这时我惊讶的发现,不会手高手低了。

提醒一下,我这个方法没有通用性,大家了解下就行。关键还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很多的。

5. 纠正脚尖垫太高,更节省体力

不过由于很久没练习,一开始仍然停留在四五十下。

另一方面也和体力有关,但又好像不只是体力的问题。后来仔细观察,发现是跳的时候脚尖垫得太高了。就像跳芭蕾舞,一定是很费体力的。

而且他落地的声音比较大,这也是错误姿势造成的。

上网搜了下,正确姿势应该是前脚掌落地,而不是脚趾头落地。

知道了问题,又要纠错了。不过这次没有手高手低那个麻烦,纠错时间花得比较短,大概半个月到一个月,虽然还是偏高,但是已经比之前好了不少。

这个问题解决后,一口气最多能跳到 100 下。后面发现又上不去了。

6. 纠正手长手短,进阶及格线

这一次进阶的阻碍是手长手短。一只手伸得长一点,一只伸得短一点。

然后又是纠错。

这个纠错花的时间也短,基本上跟他说了之后,没怎么刻意练习,在半个月里,跳着跳着就好些了。稳定保持在及格线以上。

一年级男生及格线是 109。

7. 尝试跳低一点,进阶优秀线

进入 11 月后,娃跳绳就不是很费劲了,体力也不是问题。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点,其实单说体力是足够的,体力不支的主要原因还是错误姿势所造成。

最近半个月偶尔一口气可以跳到 140。上周末尝试跳低一些,有一次跳到 152。

一年级男生优秀线是 149。

8. 偶尔大奖激励,小宇宙爆发

激励的方式很多,不过我觉得不能经常用,尤其不能变成家常,那样可能会成为依赖。

我印象中用过两次,两次都是偶然。

一次是从 50 几下到 80 几下。

有一天生病请假,娃很开心,可以不用去上学。

第二天晚上,我说,如果今天能跳到 100 下,明天就不用去上学。

娃显然对 50 下和 100 下没有明确的概念,一口接了战书。翻一倍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出人意料的跳了 80 几下。

第二次是从 142 下到 152 下。

那天跳到 142 后,我趁热打铁说,如果能跳到 150,就能买 150 块的东西,一下一块钱,但是要保持接下去一周每天都到 150 以上。

顺便跟他说,如果想跳得更多,就要再跳低一点。

这回一点就通,跳低的感觉非常好,一口气一分钟跳了 152。

这种超级大奖不能经常用,偶尔用用更显威力。

9. 最后

从九月开学到现在,不到三个月时间,从 40 几到 152,我觉得效果算是不错了。总之是一路纠错。

这段时间发现,跳着跳着,娃就长高了。调整一下绳子长度,跳起来轻松不少。

长高了,也进阶了。

2021-12-07 更新:

鞋子很重要

娃教我写字

1

娃今年上一年级。刚开学 10 来天的时候,娃的语文老师就建议我给娃报个书法班。

当时问了娃想不想报。娃说不想,我就没给他报。这个事还记过日记

昨天老师又说起这个事,这次是让娃带口信。

2

老实讲,娃在班上真的是书写最差的,我感觉没有之一。最近的期中练习试卷基本都是书写扣的分。这个分数如果是智力的原因,那我会在意,而由于书写扣的分,我不会很在意。

我一直坚持一条理念:

日常的基础技能,不需要让娃刻意练习,只要自然成长就行。有的技能学得快,有的学得慢,都是正常的。

需要花更多时间的,是让娃保持思维活跃。通俗的讲,就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甚至有些是超出可接受范围的),让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比如两岁半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娃突然说不想穿纸尿裤睡觉,然后从那天开始就没再穿过。这种技能不用刻意练习,不同的娃,学会的时间点不一样。

比如昨天晚上吃完饭,娃突然坚持要洗碗,然后收拾桌子 + 洗碗,完成一整套,边洗边唱歌,high 得很。这个事情如果刻意让他做,效果远没有他自己想做来得好。当他想做的时候,我趁机引导就行了。

我想,写字应该也是一项日常技能,随着时间线拉长,慢慢就能学会,没必要刻意花时间去学。当然确实很可能会相对慢一些。

3

每次接娃放学,总会看到有几个大人在接好多个学生,排成队。

刚开始我以为是接去坐校车,后来实在好奇,就问了下。

结果人家告诉我,他们是补习班的老师,是接去上书法班。

我当时就觉得不可思议,大好的童年,放学不回家玩泥巴,还要直接被接去继续上补习班,打死我都不会接受。你就想想吧,如果你是娃,你想不想过这样的生活?

4

按我坚持的理念,我是不会给娃报这个补习班的。但是不上补习班,书写成长确实慢,那怎么办?

昨晚带娃做完作业,我下意识的在田字本上写字,跟娃说:“我写一个,你写一个,看谁写得好。”

娃说,好。

写什么字呢?

刚学了“了”,那就写“了”吧。

没想到我刚写完一个字,娃就像小老师一样拿起红笔给我画圈批改,说这里不对,那里不对。

你们不知道我当时有多窃喜。

娃是知道理论的,就是纸上谈兵,实践不行。这很能理解,嫩娃能有啥经验。

这下好了,我趁热打铁:“以后我们放学每天就写一个字,或者两个字,每个字写一行。你批改我的,我批改你的,看谁得分高。”

娃欣然答应。

其实说起理论,我真不如娃。我俩这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以前没有认真和娃一起学写字,确实是我的错。希望这项“每天学写一两个字”的计划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5

这个事让我联想到 Neo 老师前段时间发的一个国外视频,内容是关于鼓励学生的。

有位老师给学生布置了 20 道题,一位学生错了 18 道。老师给他批了个 +2,以及一个笑脸。

学生很纳闷,我错了 18 道,怎么还能收获笑脸?

老师说,你对了 2 道,所以我给你 +2,比之前错了 20 道有进步啊。

看,这就是鼓励。假如老师批了个 -18,那对学生来说真的是相当崩溃。

不用跟人比,跟自己比就行。有进步就是好的,哪怕进步慢。

6

学写字大概也类似。让娃批改大人的字,其实是在考验娃掌握的知识,同时又能让娃感到有趣,满足他当小老师的小欲望。

表面上是他教你,其实他已经无形中巩固了知识。

7

最近发现娃其实并不是很在意成绩,不管成绩是好还是差。

成绩的高压意识都是大人灌输的,娃才是真正的重视过程不在意结果的生命体。

这不是很多大人做梦都想达到的境界吗?